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杨万里《过赵家庄》诗考析

©原创 2020-04-21 10:49 杨巴金  阅读:2802 

杨万里《过赵家庄》诗考析杨巴金

老子方孤闷,西山忽在旁。

回头邬子砦,明眼赵家庄。

试饮章江味,中涵吉水香。

望乡侬已喜,而况到吾乡。

这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被贬回乡,抒发途中所见所感的一首诗,收录于《诚斋诗集·江西道院集》卷一。假如你在网络上搜索该诗,发现其诗题竟然是“过赵受庄”,为此,笔者特意查阅清文渊阁《四库本书·诚斋集》、乾隆家刻板《诚斋诗集》和民国版《四部丛刊·诚斋集》,发现其诗题均为“过赵家庄”。至于“过赵受庄”诗题出自何种版本,抑或者编辑者输入之误?笔者均无法得知,有待今后再细作查考。

一、写作背景

淳熙十五年(1188)三月,宋孝宗采纳翰林学士、鄱阳县人洪迈的建议,以吕颐浩等人配享高宗庙祀。时任秘书少监、62岁的杨万里力争主战名相张浚应当配享,并斥责洪迈不征求众大臣意见,独断专行,无异于“指鹿为马”。配享又称作配飨、祔祀,属于祭祀的范畴,其职能隶属于礼部下设的祠部。按照世俗的眼光,与秘书监的职责并无关联,由此可体现杨万里忠义刚正的一面。因孝宗皇帝此前曾两次审阅并认可了这份名单,由此还联想到昏庸无能的秦二世,说:“万里以朕为何如主?”由此得罪宋孝宗。杨万里眼见君主不思中原恢复,朝政被近习把持,权臣苟且偷安,忠臣被排挤出朝,自己是有志不能舒,内心极其痛苦,于是一面上书朝廷请求辞官,一面写信给刚刚任命为零陵县主簿却仍在家“待阙”的杨长孺,要他赶紧修葺好祖屋,打算弃官归隐。宋孝宗毕竟是弄权高手,最后的处理结果是对杨万里和洪迈各打五十板,将两人外放地方做官。该年四月九日,杨万里被免直秘阁一职,安排出任筠州(高安)知州。因那时仍是官多职少,于是只好回家待次,于九月才正式到任。

那么,这首诗写作于什么时间呢?因杨万里9部诗集均是按任职地来命名,且是按年份及季节的先后顺序而排列,依照此脉络,我们可以考析出《过赵家庄》的大致创作时间。该诗之前第二、第一个诗题是《端午前一日,阻风鄱阳湖,观竞争渡》和《初六日过鄱阳湖,入相见湾》,由此可知,该诗写作于端午节之后。《过赵家庄》之后第一个诗题是《十五日明发石口中,遇顺风》,可见该诗写作于五月望日之前。其后第二、第三个诗题是《山居午睡起弄花》《贺必远叔四月八日洗儿》,表明作者回到家乡湴塘村已有时日。由此可知,作者题写本诗的时间应是淳熙十五年(1188)农历五月初十左右。

二、诗歌赏析

《过赵家庄》是一首五言格律诗。作者以路过赵家庄为诗题,采取直铺直叙的写作手法,以朴实无华、充满温情的文字来描绘事物的鲜明形象,以此表达自己因贬官而回乡的淡泊心态,抒发自己归心似箭的愉悦心情。

第一句“老子方孤闷”,作者采取隐晦暗示的手法,以乘船路程中的孤闷来暗喻此前曾受到的委屈和内心的愤懑。尽管时间已经过去50余天,偶而想起时仍有烦恼。第二句“西山忽在旁”,作者乘船刚刚驶离邬子寨,忽然可遥望到远处雄伟的西山,因是家乡江西的美丽风景,孤闷的心情才慢慢地好转起来。第五六句“试饮章江味,中涵吉水香”,作者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通过俯望渺渺江水而展开宏大想象。自己的家乡处在此地的上游,江水是从家乡流下来的,面对此山、此水、此景、此情,内心始终有着一份特别的亲近感。最后两句“望乡侬已喜,而况到吾乡”,作者此时叙议结合,眼前似乎浮现出自己回到家乡,亲人正酌酒相迎的欢喜情景,给读者留下无限的回味空间。

相传杨万里一生写诗两万多首,家刻板《诚斋诗集》现共存诗4243首,其中写到家乡庐陵的诗约有1500首,言及故乡湴塘的诗约有900首。杨万里的诗清新自然,诙谐幽默,语言通俗,常以俚语、俗语入诗,风趣且富有哲理,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杨诚斋体”。南宋一朝,仅有他开创了新的诗体,如中国古代诗人存诗量最多的陆游并无“陆放翁体”。对杨万里诗歌的评价,诚如清乾隆年末吉安教谕、抚州人杨云彩《重修杨文节公诗集序》中所说:“公之诗,始而清新,中而奇迈,终而平淡,前人既已言之。”此评价是极公允的。

三、地名析疑

学界曾有学者提出,杨万里部分诗因地名较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作的艺术效果。笔者认为,“凡事利弊两相依”,犹如《过赵家庄》一诗,尽管地名相对较多,侧面体现作者的创作更贴近生活,后世读者能获得更多的历史真实感,诗歌的流传更具生命力。

因该诗共提及5处地名,笔者在此亦作简要考述。关于“赵家庄”,顾名思义是指一个赵姓人氏聚居的村庄,其位置大致是在今进贤县、鄱阳县与赣江的交界地带。西山,又名逍遥山,位于今南昌新建区的西部,被称作江南最大的“飞来峰”,是道教净明宗的发祥地。据雍正《江西通志·山川志》载:“按乐史《太平寰宇》记,西山本名南昌山。自太平兴国六年(981)析南昌水西十四乡置新建县,山因改属焉。”西山的万寿宫是道教发展历史上的著名庙观,晋代南昌人许逊居官清廉,为民兴利,后弃官学道,并选择西山修道炼丹,着书立说。吉水民间也有许逊在县城墨潭、水田玄潭斩蛟除害的传说。《江西通志》又载:“西山,在府城西,距章江三十里。《水经注》作‘散原山’,《豫章记》作‘厌原山’,道家第十二洞天,名曰天宝极元。峰曰‘大箫’‘小箫’,箫史所尝游也。”宋元时期,道教的净明宗即是以西山作为发源地并向外扩散的,影响较大。共和国革命烈土方志敏墓也是在西山的梅岭地域。

第三句中的“砦”字,读音为zhài,与“寨”字同义。邬子寨在今南昌市进贤县东北100里处,临近军山湖,与上饶余干县瑞洪镇相对。杨万里后来出任江东转运副使,某天因有公务乘船驶至鄱阳湖内,“阻风,泊湖心康郎山,傍小洲三宿”,于是在那里题写了《闷歌行》12首,其中第4首诗曰:

问来邬子到南康,水路都来两日强。

屈指行程谁道远?如今不敢问都昌。

上述诗中也提到邬子寨,距南康军不远。值得说明的是,这里的“南康”并非指赣州南康县(历史上曾称南野、南安,晋代改名南康,至共和国建立后一直以县建置未变),而是指北宋赵光义于太平兴国七年(982)设立的南康军。南康军隶属于江南东道,即将当时的江州(今九江)都昌、洪州(今南昌)建昌、江州星子三县划作新的管辖区,以星子县作为军治。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江南路又分为东西两路,南康军隶属于江南东路。元代忽必烈至元十四年(1277),南康军改称南康路。明清二朝,则改设为南康府。因邬子寨临近南康军,又是滨湖要地,自古以来就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于是明代时先后设立邬子驿和邬子巡司。清乾隆三十年(1765),巡司迁移驻地于梅庄。关于邬子寨,历代官员的诗文中多有提及,如明代龚敩有《八月十六夜泊邬子寨,示祝权》诗等。

至于第五句中的“章江”,曾有人打电话问我:“赣州市章水在上游,怎么能够‘中涵吉水香’,是不是作者写错了呢?”诚然,赣州市章水也有“章江”的别名,如《明一统志》卷58载:“章江,源出大庾县之聂都山,经南康县治,东流会贡水而为赣江。”《大清一统志》卷255也载:“章江,在(赣州)府城南门外,源出聂都山,东流过府东,又东经南康县,南折东北入赣县界。”但是,本诗中的“章江”是指南昌市地域内赣江的一条支流。如《方舆胜览》卷19载:“章江,源出豫章。”《明一统志》卷49也载:“章江,削在(南昌)府城西,一名赣江,上从丰城县界流至南浦,折而北流,下入鄱阳湖。”再如《大清一统志》卷238载:“章江,在(南昌)府城西章江门外,阔十里,一名赣水,即古湖汉水也。自临江府清江县流入丰城县界,经县西又北经南昌县界,又北经新建县界,又北注鄱阳湖,入南康府星子县界。”古南昌城有“豫章十景”,其中的“章江晓渡”即是指此江清晨时人货运输繁忙、周边环境优美之胜景,故南昌城也有“章江城”的别名。因章江在下游,作者家乡的文水、南溪均在其上游,所以诗中才有“中涵吉水香”之句。

(供稿:杨巴金)

68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