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隽美山水中的黯淡与重生

2023-12-22 15:35  阅读:9056 

23年的七月末,我作为四川大学“壮乡桂剧寻踪实践团”的成员,与伙伴们回到家乡城市——广西柳州,围绕壮族地区的民间戏曲桂剧和彩调开展实践调查。

悠悠柳江温润着岁月,风雨之中桂剧不息,这座城市有山水,更有传奇。桂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传统戏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大约发端于明代中叶,扎根于民间,融会着广西的特色人文自然与风土人情。我们此行正是为了深掘桂剧精神源流和民族文化,了解其发展现状,探索其未来创新生存之路。

7月30日,我们在如注大雨中踏入柳州市群众艺术馆。长长的走道里,排排陈列的展品和文物无声地言语着桂剧的前世今生。岁月的打磨丝毫没有黯淡它的光彩,无论是不追求艳丽,蕴含着“雅”与“韵”的戏曲服装,还是一笔一划细细斟酌的手写唱本,都绽放出桂剧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彩。同时,讲解员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桂剧在剧目、声腔、伴奏、脚色、表演等方面的文化特征。尤其当谈及桂剧极具审美内涵的声腔特点,工作人员更是不住赞美:“桂剧的表演中保留了二黄和西皮略显冲突的风格,它把南方的细腻柔美之处与北方的雄壮高亢之美很好地结合了。”

当大屏一帧帧放送着现场表演片段,戏曲之声以环绕形式传来,唱做念舞,视听结合之下仿佛我就品着清茶围坐在在戏台前,听着桂剧版的《贵妃醉酒》,看着特色折子戏《打棍出箱》。三跌四出、前后趴虎、甩发······一出出经典桥段在桂剧演员的演绎下出神入化。它如一台华美似梦的陈年旧戏,又似一副三教九流汇集的乱世画卷,讲述了各方命运如何兴衰,如何坎坷,各色人物的人生又是如何起落无常的。

在非物质遗产展示中心,我亲身体会到了数字时代下对桂剧和彩调文化宣传和保护的创新。正是这些非遗展示体验活动的展开,让非遗文化离我们触手可及,真切地感受到我正触摸着桂剧跳动的脉搏,感知着非遗文化的传统之美。

图为实践团在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慧姣 供图

为更全面地了解桂剧而今的发展现状,我们移步踏入柳州市文化大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调保护传承基地、艺术剧院进行调研,桂剧的部分教学、排练、表演就在此处进行。在这里,剧场即舞台。“这个文化大院建得好,就在家门口,过去戏剧每天的活动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内容。”提起桂剧,大院中的居民如是说,桂剧文化不仅仅给他们带来了欢声笑语,也滋润着他们的精神世界。

桂剧纪录片《不息》真实地记录着文苑桂剧团演员台上台下的工作和生活的点滴。泛黄的剧本,画满红圈的桥段,言说着他们的执着、朴实和忠诚,也带我们揭开了桂剧背后的落寞。剧团的表演者是一群热爱桂剧艺术的老人,前来观看的也是一群上了岁数的古稀耄耋,在聚光灯下,它迎来喝彩,汗水背后却是身处陋巷,环境恶劣,经费拮据,人才断档的焦虑和遗憾。被影片中老人的赤诚之心所吸引,我们与青年导演覃梓敬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在对话中,覃导演也直言遇到过许多困难:文苑桂剧团解散,不知去向;学业繁忙,拍摄时间短暂······是非拍不可的使命感使他一直坚持下来。

回首是凭着热爱默默坚持的暮年老人,面前是深植信念与责任的蓬勃青年,我不禁百感交集。桂剧曾进入过大众及世界的视野,但是因为电影、电视、互联网、短视频等行业的冲击,听戏的人越来越少,甚至我这样从小生于柳江、长于柳州的当地人,在进行实践准备工作之前都不曾知道有桂剧这一剧种的存在。它是耀眼但是渐渐褪去光芒的文化载体,作为地方戏曲,强大的生命力使它经过世代传承在群众中依然有土壤。前人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后人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这又何不是一种传承呢?就像覃导演所说的:“我们似乎无法留住渐行渐远的桂剧团,但这种挽留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至少我们能更多地留下与过去和乡土的联系,让传统文化不至于在遗忘中消逝。”我深以为意,千年戏曲魂,靠的正是这样代代人的铭记与薪火相传。

了解到如今桂剧正面临着生存环境的众多危机后,我们希望能进一步探索宣传推广少数民族文化与长兴柳州文旅发展可做出的有益实践。为此我们在五星街、窑埠古镇等游客聚集地进行了走访,并且在各个街头小巷发放调查问卷,希望能够得到广泛民众心中关于桂剧的最真实的看法与建议。

在亲自走访和调查中,关于家乡的桂剧,我听到爷爷奶奶们的惋惜与遗憾,也看到了传承人的无奈与焦虑。在问卷上,我眼见人们写下对于桂剧的不了解和困惑,但也从字里行间中倾听到了他们的祝福与展望。是啊,对于自己家乡的文化与传承,纵使不全然了解,然而内心的归属感和依托,必使每个人都对其抱以最温柔的祈愿。

图为实践团在鱼峰山与当地非遗传承人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慧姣 供图

在这次实践里,我震撼于中华文化力量的博广深邃、无形无穷,同时也明晰了作为青年应当承担的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桂剧的保护和发展之路任重道远,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让古老非遗“传下去”“走出去”,青年力量于其尤为重要。桂剧沁润着广西人民的智慧与灵光,它却还在寻找未来的栖息点。我们应当坚信,当一种式微的文化拥有我们的挽留,它定会有不息的希冀与未来。(通讯员 张慧姣)

来源:中青网

责编:陈务杰

二审:郭海红

三审:许祖平

97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