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健康教育】今日秋分,请收好这份养生指南

2023-09-23 14:32  阅读:9694 


图片

图片

图片


9月23日,秋分节气如期而至,秋分之后,秋季才算真正开始,天气也越来越凉爽。古语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特点是昼夜等长,所以秋分养生也要顺应时节的变化,遵守“阴阳平衡”的原则调养身体。

图片




图片

图片

秋分起居养生

图片

图片

秋分前后,暑热散尽,天气逐渐变冷,加上气候干燥,常常可使年老体弱者出现不适感,此时一定要注重以下“四防”。

图片


一防:防秋凉

图片

秋分早晚温差大,除了注意及时添加衣物,还要注意保护这几个最易受寒的身体部位。

1. 暖颈——寒凉让颈椎病雪上加霜

让脖子不受寒,最简单的就是带条围巾,保护好脖颈不露在外面,以免寒气入侵。

2. 暖腰——肾喜暖怕寒

暖腰可以搓手按摩肾俞穴(俗称的“腰眼”),来疏解受凉带来的不适。

3. 暖脚——扶助正气抵御寒邪

做好足部按摩也能有效加快血液循环,可在泡脚之后,对足部进行点压式按摩。





图片


二防:防秋乏

图片

在中医来看,四肢无力、神疲懒言、咽干、口干、鼻子干都是秋乏的表现。天气凉快后,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一些潜伏在夏季的症状也就随之出现,机体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那么我们该如何解除秋乏呢?

1.要保证充足睡眠

早睡早起,争取晚上10点前入睡。另外,适当午睡20分钟也利于化解秋乏。

2.多做伸展运动

多做伸展运动,可以加强血液循环,舒展身体、收敛心神,防止劳累疲乏。



三防:防秋悲

图片

肺在志为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情结。此外,秋天万物枯败,一片昏黄,也易使人的情绪受到消极影响,产生“悲秋”情绪。

第一、约伴出游

我国古代民间有重阳节(阴历九月九日)登高赏景的习俗,也是养收之一法,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一切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消散,是调解精神的良剂。

第二、加强日照和光照

加强日照和光照是快乐起来的第一要领,好心情还要睡出来。睡前半小时应避免脑力和体力劳动,不要带着思考上床,避免夜长梦多。



四防:防秋燥

图片

气候干燥,很多人常常会有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及大便干结等燥热表现,此时要注意防燥润肺。中医认为肺喜润恶燥,所以应多吃润燥食品,如梨、荸荠、柚、银耳、甘蔗等。详细的保健食疗如下。



图片

图片

秋分饮食养生

图片

图片

1.雪梨橄榄瘦肉汤

图片

原料:橄榄15克,雪梨50克,猪瘦肉100克,蜜枣1个。


图片

做法:

1.瘦肉洗净切成大块,放入沸水中汆烫去异味,捞起沥干水;雪梨切半去核,切成块。

2.炖盅内注入适量清水,放入橄榄、雪梨、瘦肉、蜜枣和姜片,放入锅内隔水炖煮1.5小时,加盐调味即成。

功效:橄榄味甘酸性凉,能清肺利咽生津、化痰醒神和解酒毒,雪梨和猪肉则能清热润燥,秋季常饮此汤,有清肺利咽、生津润燥之效,可治疗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烦热口渴、痰多咳嗽或干咳无痰等症状。




图片


2.沙参玉竹老鸭汤

图片

原料:老鸭一只(约600克)、北沙参60克、玉竹60克、老姜2片、清水2000ml、盐1/2茶匙(3克)。


图片


做法:

1.将北沙参和玉竹用清水清洗干净。北沙参沥干备用。玉竹放入用清水浸泡30分钟。老姜去皮切成片。

2.老鸭洗净,剁成大块,一只鸭子大约剁成8到10块。用清水洗净鸭块,沥干水分。把鸭块放入汤锅中,一次性倒足清水,不要盖盖子,大火加热,水开后撇去浮沫。

3.盖上盖子,改成小火煲30分钟。30分钟后,关火用勺子撇去汤面上的鸭油。然后放入北沙参,玉竹和姜片,再盖上盖子,继续煲制1个半小时。食用前放盐调味即可。

功效:北沙参性味甘寒,功能滋阴清肺、养胃生津、除虚热;玉竹性味甘寒,质润多液,有养阴润燥的作用,两味合用滋补养阴力大。老鸭有滋阴补血之功,俗语说“嫩鸭湿毒,老鸭滋阴”,生姜健胃又可除鸭腥。合而为汤,滋阴清润、去疾补虚。


图片

图片

秋分保健养生

图片

图片

吞津液养肺法

图片

秋燥最伤肺,吞津液养肺是最简单有效的小方法:

1.吞津,津即唾液:

秋季燥邪当令,容易口干咽燥,这个时候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吞津。

清稀的为涎,由脾所主;稠厚的为唾,由肾所主。《黄帝内经》说:“脾归涎,肾归唾”咽下唾液后可化生津血,滋养五脏六腑,想养足津液,可以吞津。

2.吞津的正确方法:

(1)舌抵上颌(原因有二:连通任督二脉;生津液,人体五脏精华随脾气上升,产生的精华就是唾液。)

(2)意守“金津”,“玉液”。

(3)鼓漱三十六下,分三口吞下(吐下时闭目凝神内视,似乎看到被吞下的唾液下降至脏中,所谓目力送至丹田。)

3.配合动作:

(1)叩齿:放松,闭目,口唇微闭,心神合一,上下牙齿有节奏互相叩击,一般叩齿36下。

(2)搅舌:“赤龙搅天池”,舌头在口腔内沿着上下牙床、牙面搅动,用力要柔和自然,可以先顺时针、逆时针,各搅动36次。

历代名人喜吞津,道家鼻祖老子,喜吞津养生,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说,祖先造字以千口水为“活”,可见古人对口水的重视。

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唾液能“灌溉脏腑,润津肢体,祛病延年”,因此,他说:“人若能每天不吐唾液,则精气常留,眼明耳灵,相反,经常吐唾液,则损精神,颜枯形槁”,所以多吞口水,不随地吐痰,既文明,又养生。




图片


秋分艾灸,祛除虚寒

图片


在秋分当令之时,借助阴阳消长的变化,因势利导实施艾灸,温通阳气、祛风散寒、扶助正气,可以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秋分节气,建议大家做艾灸给身体增加阳气,这是最有效的“进补”之法。可以重点艾灸大椎穴、关元穴以及足三里穴位。吉水县妇幼保健院中医科秋分艾灸已开始预约了,有需要的,可现场预约,也可电话预约:0796-3522686。

大椎穴:大椎穴是身体的“小太阳”,为三阳、督脉之会,全身阳气都在这里出发。


图片

关元穴: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是脾经、肝经、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艾灸或按揉可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图片

足三里: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艾灸足三里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风化湿、扶正祛邪,日常可经常拍打。


图片



图文来源网络



图片


图片

-END-

  


    来源:吉水县妇幼保健院

    责编:周春蕾

    初审:袁平

    二审:郭海红

    三审:许祖平


12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