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博士后作为青年创新人才的杰出代表,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科学技术研究、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强调要发挥年轻科学家作用,使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要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挑大梁、当主角。这为博士后工作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为青年人才发展注入了强大思想引领力量。
岱青海蓝,钟灵毓秀;齐风鲁韵,文脉悠长。从尼山圣地到稷下学宫,山东自古圣哲辈出,群贤荟萃。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把博士后群体作为战略性人才资源,聚焦“引、育、留、用、服”全链条创新,打造了一支高层次创新型青年骨干人才队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厚植沃土结硕果
1985年5月,国家科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同财政部、国家计委、公安部、劳动人事部、商业部等有关部门,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报告》。1985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该报告,标志着博士后制度在我国的正式确立。一系列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博士后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健全,博士后事业蓬勃发展。山东立即行动起来,结合本地实际,深入高校、科研院所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开展博士后工作。
时间回溯到1988年,这一年是山东博士后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经过精心准备,中国科学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山东从此开启了博士后青年创新人才引育和发展之路。
三十多年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的关心指导下,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博士后设站数量快速增加,招收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目前,共拥有博士后站546个,设站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3个,分布在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2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93个,基本覆盖能源、环境、机械、电子、化工、医疗卫生、制药等行业;具备独立招收博士后资格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到15个。至今年6月底,全省累计招收博士后1.6万余人,目前在站6000余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实戈作为中国金融数学研究的奠基人,是第一位被邀请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一小时报告的中国大陆数学家,创立的“彭最大值原理”成为引领国际相关研究的新理论,开创“倒向随机微分方程”新领域,成为国际公认的“非线性期望”中国学派,获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
“我的博士后经历在我整个研究生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无论是研究,还是讨论问题,它都给我一个很好的、非常理想的环境。”回想起博士后经历,彭实戈院士满怀深情。
博士后制度是青年人才开启独立科研生涯的重要积淀期、加油站,经过集中时间、集成资源的独立科研积累,大批出站博士后成为单位领军人才和科研骨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集中攻克“卡脖子”难题,是博士后制度的使命所在、价值所向。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创新是关键。作为山东重点发力的“十强”产业之一,高端装备产业已成为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引擎。2021年,山东高端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就达到了1万亿元,增加值占装备工业比重达到46.4%。大型拖拉机、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等高端装备产品实现较快增长。
中国重汽集团研发生产的新“黄河牌”重型卡车就是山东高端装备产业的一张“闪亮名片”。中国重汽集团汽车研究总院副院长兼仿真技术研究部部长张宗阳是这款车的参与制造者,“我是看着这辆车从一个一个的零部件组装成整车,这期间有很多难点,探索未知的领域是艰苦的,但现如今,这一切的难题已经成了过眼云烟,‘黄河牌’迎来了新生。”张宗阳谈到“黄河重卡”研发经历,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2021年从中国重汽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出站的张宗阳,是众多活跃在科研、生产一线博士后的缩影。从“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到“国信1号”,从“复兴号”系列高速列车到国产雪蜡车,再到番茄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这些成就的背后,都闪耀着山东博士后群体的智慧光芒。
“经过30余年的发展,山东博士后工作从无到有,“引、育、留 、用、服”全面推进,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广大博士后群体已成为创新型人才中的一支骨干力量。”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涛说。
拼搏青春铸就出彩华章。出站留鲁的博士后逐步成长为各行业、各领域的学术、技术领军人才。2人当选两院院士,22人入选国家级系列重点人才工程,1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5人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43人获得国家优青、杰青科学基金,591人入选或获得其他国家省部级人才工程荣誉称号。
无论在理论探索的新领域,还是在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博士后创新创业硕果满园。“十三五”期间,全省博士后在站期间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70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7080余篇、出版论著385部;已授权专利4425项,科研成果转化834项,专利及科研成果转化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达473亿元。
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相互联动、紧密交织、多元融合,一代代博士后青年英才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蓬勃力量,山东呈现出人才兴、产业旺的生动局面。
来源:新华网
责编:李嘉彤
二审:郭海红
三审:许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