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吉水长龙

©原创 2024-04-30 08:57  阅读:9189 

龙是炎黄子孙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标志。相传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在古代中国,龙能“兴风雨、利万物”,是有灵气的神物。耍龙灯,始于汉,盛于唐,至宋代风靡民间,每逢佳节庆典,都要耍龙灯庆贺娱乐,渐成习俗,流传至今。

吉水龙灯始于晋朝。相传晋时许真君治孽龙于吉水崇元观。为报许真君救民之恩,吉水民间祠堂里塑许真君像,敬为福主、奉为神明,一年四季优渥尚飨;家家户户在厅堂上悬挂许真君画像,奉为“家仙”,日日敬之以香火。为不让孽龙再变化为怪,百姓缚“草龙”呈于许真君画像前,有时将“草龙”耍于室外,先耍草龙,再耍布龙,逐渐演变成篾扎布蒙的龙灯。

吉水龙灯在耍玩之前,都得先上厅堂或祠堂,为龙灯开光,参谒,挂红,点睛。舞龙者将龙节竖立地上,听候掌珠人念念有词,然后举龙头虔诚地向家仙(福主)拜上三拜,隐喻孽龙畏惧许真君,在许真君面前叩头谢罪,聆听教诲。百姓耍龙灯祈福祛灾,预兆吉祥,加之耍龙助兴,增强体质,故而龙灯越耍越多,遍及全县。

吉水长龙的流传源自盘谷上曾家村“一门三进士”的人文佳话。明嘉靖二年(1523年),曾存仁考中进士,村民们闹九节龙灯上他家祝贺,赞曰:“龙灯到华堂,老爷上金榜”。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曾存仁的大儿子曾同亨又考中进士,村民们特别高兴,加敬加意制作了两个九龙灯,上他家祝贺,赞曰:“双龙到华堂,父子上金榜”。万历五年(1577年),曾存仁的二儿子曾乾亨再考中进士,村民们更加自豪,以“3”象征曾氏一门三进士,自动聚龙30节,敲锣打鼓,上祠堂祭祖敬宗,然后再到进士家恭贺道喜。这是吉水长龙的雏形。自此以后,凡有喜庆大典,龙节就增加,直至333节,近千米长。从此,上曾家村每逢春节或喜庆日子,都要舞长龙来庆贺、祈福,以示龙脉旺盛,福降千家万代,相沿成俗,传延至今。

长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龙头重30公斤,由竹篾彩纸(布)制成;龙身以竹蔑制成鸡笼状,每节间距6尺,黄布相系;龙尾与龙头相配,但较龙头轻巧灵活;龙身以金色为基调,舞者着一色服装,轮廊清晰,色调和谐。

舞长龙是大型集体性舞蹈活动,要求协调性强,常见的舞龙花节有会圈、倒四门、串四方、团龙、倒龙等。表演重在运用队形变换,有巨龙漫游、卧龙戏珠、老龙盘柱、龙潜龙门等造型,显示出龙腾虎跃的壮丽图景。表演时由10支吹打乐队伴奏,乐器有锣、鼓、钹、小锣、唢呐等。

吉水长龙由九节布龙发展而来,以“长”著称,最多时龙头龙身龙尾共333节,近千米长,需400余人同时舞耍,表演要求协调性高,注重队形变换,造型优美,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于乡间田野行进时,最能体现巨龙漫游之特色和气势,浩浩荡荡,蔚为壮观,为我国同类灯彩中所罕见。

2006年6月,吉水长龙于吉安灯彩中入选江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6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吉水长龙再次入选。


作者:蒋根娣 郑岚

责编:向佳

初审:袁平

二审:郭海红

三审:许祖平


136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